天河記事
生命關懷
「多加思所」第二人生:用漁網廢布織出美麗50+

文 / 黃泳晞      圖 / 多加思所、以恩關懷協會

「我們常聽別人說:『脾氣那麼差,你更年期喔?』好像對於50歲以上年齡層的女性,只剩下歇斯底里和不可理喻的想像,沒有熱情和目標,就連婦女們也經常這麼定位自己。但生命不可逆,老化也是很自然的事情,這樣的負面標籤並不公平……」台南以恩關懷協會(以下簡稱「以恩」)秘書長李秀蘭,緩緩談著多加思所社會企業社的成立初衷:「我們希望打造一個屬於50+地方婦女的夢想實踐空間,她們在這裡可以不被年齡所侷限,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下半場。」

展現人生下半場優質女力

長期陪伴弱勢家庭的以恩,因看見不少中年女性為家中主要照顧者,對經濟及自我認同有所需求,故於2019年底成立「多加思所」,以《聖經》中替窮人縫補衣服的女子「多加」為名,同時援引激發自我「思索」之意,透過布創商品及團體培力,協助在地弱勢婦女增加收入的同時,也陪伴她們從工作中重新找回主體性和價值感。「媽媽們需要收入,卻又經常礙於照料家庭而無法勝任固定工時的全職工作,考慮到時間彈性及勝任程度,決定從她們熟悉的縫紉入手。」多加思所執行長劉婷萱說。


▲以恩關懷協會秘書長李秀蘭(左二)及主任彭怡萍(右)帶領婦女展現自我新女力。


台南身為台灣早期的紡織重鎮,民國40、50年代經濟起飛、紡織業蓬勃發展時,便以精良的布料品質及優異的裁縫技巧,迅速在外銷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和明紡織、明林蕾絲等老字號紡織大廠都從當時的台南發跡。即使後來紡織業沒落,台南布依舊在過去良好的基礎上歷久彌新,至今仍是Burberry、Armani等世界服裝品牌指定用料。

輝煌的歷史背後,是無以計數的紡織女工以青春為梭,一針一線織出這幅榮景。「台南在地婦女,特別是50歲以上的女性,許多人年輕時不是進到紡織廠裡工作,就是在家幫媽媽一起做從工廠帶回來的家庭代工。」劉婷萱說。無盡起落的車縫機、紛飛的棉絮、縫也縫不完的鈕扣……,電視劇《奇蹟的女兒》中「織織復織織」的生活場景,也同樣構築在一代台南婦女的集體記憶。


▲漁網除了象徵婦女的希望,同時也展現對在地及環保的關懷。

從縫紉升級到設計

不過即使時代培養出大量紡織人才,但劉婷萱觀察,「當時的流水線工作枯燥單調,生產沒有目標,媽媽們難以從中獲得成就感,也不認為這是值得驕傲的工作。」為了重建婦女在工作中的自我價值,多加思所從重塑身分認同開始,不再以女工稱呼,而是一律喊她們為「設計師」;也開放設計舞台,提供美學及多元縫紉技巧指導,從產品的版型發想、配色挑選到實際製作,都讓這群高年級設計師共同討論設計。


多加思所讓婦女重拾過去縫紉手藝,在工作中實踐自我價值。

劉婷萱坦言,很多媽媽對於工作型態的轉變一開始很不習慣。像是過去只需按照別人打好的樣版按表操作,如今卻須自行思考設計並具現出美感;又或者為因應不同類型的產品製作,必須要持續學習新的車縫技巧等等,這些都讓她們感到壓力。但劉婷萱認為這是培力婦女找回自我意識的必要陣痛期,「我們一直都相信,給了新身分、新期待以後,媽媽們的新能力也會跟著慢慢長出來。」

自己也處於50+人生階段,對於空巢期婦女的不安心情,李秀蘭特別能感同身受。「當踏入所謂的第二人生,會明顯感覺自己失去很多生活動能,也經常自我懷疑,不確定想做的事情,是否真能做到。」李秀蘭表示,這時期的婦女很需要肯定,即使只是一點小小的成就,都能讓她們格外受到鼓勵。

她舉例,一開始決定用漁網搭配產品時,大家都很沒有信心,「漁網在傳統觀念裡只是捕魚用具,既不精緻也不好看,很擔心接受度不佳。」沒想到商品推出後,市場反應意外地好,媽媽們得到了正向回饋,開心之餘也催生自我提升的動能。有婦女去報名縫紉檢測,也有人開始上畫畫課精進美感。「她們在多加思所得到了力量,開始有勇氣走出去自我成長,這是我們最開心也最想看到的」,劉婷萱說。

漁網作為希望的象徵

選用漁網除了音似台語的希望,象徵產品乘載婦女願望外;也扣緊在地及環保,提醒大眾關注海廢議題。李秀蘭說:「台南靠海,漁網替許多在地捕漁人家帶來生計和希望;但同時,漁網也是海洋裡極大的汙染源。」她們一開始撿海邊的廢棄漁網,卻在操作時遇到斷針、破網等障礙;後來轉向與工廠合作,將漁網邊料融入提袋、筆袋等商品元素。由於耐用又漂亮,還很符合時下環保意識,很快就成為多加思所頗具標誌性的熱銷品。


天河基金會捐贈屏東「芫翊農園」的有機香蕉給以恩關懷協會。

不只漁網,多加思所也堅持不買新布,所用布料全來自布行捐贈的「下腳料」,以減少新廢棄物產生,而這也成為品牌的一大特色,「邊布都是零碼布料,款式花樣都不一樣,一塊布可能只夠做一個包,所以幾乎不會撞包,全世界就只有這麼一個。」劉婷萱說。

與多加思所合作的布行,無償捐贈以恩剩布多年,因為以恩總不獨佔私用,而會再分享出去,讓更多人受惠。「恩典就該共享,而不是只留在以恩的家裡,這是我們多年來不變的理念。」以恩的主任彭怡萍說。

而作為天河基金會「美食加值計畫」合作夥伴,每當以恩收到有機小農栽種的農產品時,也落實同樣的共享思維,只留下剛好的量,其餘又再轉贈給其他弱勢組織,讓資源傳遞到更多需要的角落。「這些物資集結了眾人心意,以恩不能白白領受,更該分享出去,讓愛繼續流動。」


劉婷萱積極參與擺攤活動,讓更多人看見婦女的作品。

從2011年成立至今,以恩即將邁入第十年的前夕推出多加思所,回首過去,彭怡萍表示,從最初秘書長家的一張書桌,到鐵皮屋,再到現在的地址,一路走來不乏波折,但他們的初心「看見需要並創造機會」從未改變。不管是以恩對孩子,還是多加對婦女,都希望能成為提供正向力量的空間,讓每個人能在其中適得其所。「無論是婦女或孩子,我們都期待在空間的陪伴下,能盡情綻放美麗,成為自己的最佳代言人。」

近期多加思所新開發一款以漁網為主體的簍空包,這對她們來說是個嶄新的嘗試。單層漁網放東西後容易下墜變形,最後大夥想出解決辦法,疊合雙層漁網,在交錯支撐下,就算放書也十分牢固。就像這個互相借力的簍空包,婦女、孩子、以恩和多加思所也在彼此扶持依靠的過程中,逐漸長出了足以撐住夢想的堅韌力量。

全文轉載自104期《停泊棧》俯仰天河專欄:「多加思所」第二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