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記事
生命關懷
防疫不防「愛毛孩」 學生動保社團線上營隊大串聯
文 / 黃泳晞 圖 / 靜宜大學尊重生命社

暑假往往是大學營隊高峰,今年在疫情壟罩下雖然不少活動停辦,但仍有部分轉為線上舉辦,全國大專院校動物保護研習營便是其中一例。一群關心動物保護議題的大學生們,運用科技和創意突破空間限制,與全台各地與會者聚首雲端,共度一段毛孩相伴的療癒假期。

為了促進社會大眾對動保議題的關注,並且加強學生動保社團間的橫向交流,全台大學動保社團與民間團體「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合作,每年由不同學校輪流舉辦「全國大專院校動物保護研習營」(以下簡稱「全研營」)活動,今年已邁入第11屆。除了邀請專業講師分享領域現況,參與的社團成員也有機會在營隊中彼此分享校內動物遇到的困境,從討論中找到改變的機會。


2019年天河基金會也曾贊助全研營舉辦實體營隊活動。

全研營線上免費舉辦

前一屆全研營的主辦社團靜宜大學尊重生命社,今年以「關於動物的那些事──前靜動保,宜起毛起來」為題,再度扛起營隊籌辦大任。營隊總召、同時也是靜宜大學尊重生命社第21屆社長許妙琪表示,做為2019年全研營主辦單位,去年因為疫情營隊被迫取消,他們認為自己今年有責任推動這個持續10年的營隊繼續前進。

只不過籌備到一半疫情便急遽升溫,營隊的規劃再度被打亂。會有人來報名嗎?活動該喊停嗎?當去年的難題再度浮現,副總召趙紫辰說,這些問題並沒有困擾今年的籌辦團隊太久,成員間很快就有共識。「可能是不想浪費前面投注的心力,也有一股責任感,得知升三級警戒時,沒有人提出要取消營隊。大家反而立刻就開始討論,還能用哪些替代方式把營隊順利辦下去。」他們決定將營隊搬到線上,並將節省下來的場地開支補貼報名費,用全額免費吸引更多學員報名;另一方面為了因應嶄新的營隊型態,也在課程的安排及設計上投注更多精力。

「遠距讓『交流』這件事產生很大的變化」,趙紫辰說。過往實體營隊習慣透過大量團體活動讓成員在集中的空間裡彼此共振,快速活絡氣氛及討論熱度,但對於坐在各自家裡、隔著螢幕的成員來說,想要讓彼此的頻率「連線」,每個環節都需要更新穎的設計。「光是破冰遊戲我們就想了好幾種,到營隊前一晚還在調整。」

 

多元動保知識一把抓

比如討論開放式議題時,全研營便利用線上會議軟體將學員分組,透過減少同框人數提升討論的密度與深度,同時也增加引導人員,以確保所有人都能理解議題並發言。「或許是因為少了面對面的壓力,大家更願意說出自己的意見,討論效果比我們想像中好很多。而且接觸的感官只剩眼睛和耳朵,所以過程也更專注了。」許妙琪說。甚至課後還有學員在群組繼續以文字交流,讓籌辦團隊很有成就感。

不過並非所有課程都適合在雲端舉行,尤其是強調體驗與感受的動物議題,如何從中找到平衡,習慣在第一線授課的動保講師們也還在摸索。療癒犬訓練師吳思穎便坦言,動物輔助治療工作強調實地陪伴,過往演講時她都會直接帶療癒犬到現場,讓聽眾實際與狗狗互動,感受療癒的力量。「透過視訊介紹療癒犬工作,對我和狗狗們來說都是全新的運作方式,但如果這是人類往後的生活型態,我想我們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之共存。」

有時候,講師也可以靠個人魅力突破線上講座的限制,讓學員留下深刻印象。天河基金會為表達對學生社團照顧流浪動物心意的支持,邀請藝人香蕉至全研營分享。當天雖然因設備狀況一度無法播放影片,但香蕉仍以口述、即興表演等方式詮釋他長期替狗園拍片、爭取曝光的心路歷程,讓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


天河基金會贊助藝人香蕉,與學生線上分享替流浪動物拍片的心路歷程。

 

課後便有學員回饋,他澈底被香蕉的舞台魅力吸引住,「這一堂課沒有任何投影片,但完全可以讓我用耳朵傾聽感受,並有所體悟。」

最後一天營隊安排了人類與海洋生態的關係,以及野生動物議題思辨兩堂課,畫下活動句點。趙紫辰表示,他們用「俄羅斯娃娃」模式來設計課程,三天的內容從特定議題如流浪貓TNVR、療癒犬工作型態介紹等,到最後走向和所有人息息相關的海保、野保關懷,由小至大希望能讓同學在三天內獲得盡可能充實多元的動保知識,儲備能量,一起在動保的路上走得更久,更遠。

全文同步刊載於萬海慈善基金會刊《停泊棧》NO.114「俯仰天河」專欄:防疫不防「愛毛孩」  學生動保社團線上營隊大串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