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記事
友善好食
台青蕉故鄉種下10年 為丟心中彼個金黃欸所在

▲台青蕉在蕉園中與92歲蕉農合唱。

文 / 黃泳晞  圖 / 台青蕉

又是艷陽高照六月天。隨著夏風湧動的綠浪,從嘉南平原一路蔓延至台灣尾巴。當來到高雄旗山,風中搖擺的從稻浪變成蕉海,萬綠叢中也開始夾帶點點金黃。

曾因香蕉產業極盛一時,旗山以滿載的出口量撐起台灣「香蕉王國」名號,卻不敵時代變遷而衰敗,成為高雄人口外流最嚴重的行政區之一。有一群在地年輕人不願看到故鄉凋零,早上種香蕉晚上彈吉他,展開多元行動救家鄉。

1960年代台灣香蕉大量外銷日本,靠香蕉賺取的外匯,幾乎占全台外匯收入三分之一,外型口感俱佳的旗山蕉尤受青睞,全盛時期有八成輸日的香蕉都來自旗山。黃澄澄香蕉如金沙,滔出一整代人的未來和希望。那幾年,旗山人走路都很「赤燄」。台青蕉團長王繼維(老王)說:「那時蕉農多受酒店歡迎啊,衣服越髒他們越喜歡,因為表示你很有錢,可以給很多小費。」。但不出10年光景,接連國際競價失勢、颱風重創等打擊讓旗山香蕉產業快速崩盤。外銷停滯,大量蕉園廢耕,曾被奉為酒店座上賓的髒衣服成了「沒有未來的香蕉衫」。(按:台青蕉樂團《香蕉他不肥》專輯中,〈他的故事〉一曲之歌詞。)過往那條貨一艘艘出去、金錢滾滾而來的黃金道路,也變成一條出走才有希望的離鄉之路。小鎮風光不再,街道寂寥,只剩當年因致富紛紛建起的「香蕉排樓」,還記得往日榮光。

此台青蕉非彼「台清交」

農村注定只能又老又窮嗎?12年前,還在念書的王繼維,找了王繼強、黃堂軒和郭合沅等一同長大的旗山子弟成立「台青蕉」,要透過音樂替地方重新找回希望。幽台灣崇尚名校風氣一默,此「台青蕉」非彼遙不可及「台清交」,而是真實又在地的「台灣青年愛香蕉」。2008年,一群平均年齡不到25歲的年輕人,用土地(台灣)、人(青年)和產業(香蕉)地方創生三元素,表達向土地致敬、在家鄉深耕產業的企圖與精神。

最初從樂團起家,台青蕉用搖滾樂唱出香蕉百態,不落俗套的溝通方式很快就成功吸引大眾目光。只是名氣無法換成留鄉人氣,年輕人依舊出走,旗山產業仍然低迷。為了打破僵局,台青蕉反覆思考青年該用什麼角度進入地方才能產生最大共益,最後決定撩下去,和老蕉農一起,捲起袖管種香蕉。

從幫忙賣香蕉到自己種香蕉,老王認為,音樂唱的再激昂,對農民來說都像隔靴搔癢,真實助益不大。只有當旁觀者成為當事人,才能真正「感農所感」,在實作中找到重新詮釋、轉變產業的可能,「年輕人要當蕉農其實需要很大的決心,往後人生的安身立命都投注在這裡。但只有成為產業的一部分,你才有辦法繼續訴說這個故事。」

自然農法結合文創行銷

追求環境友善,也做出市場區隔,台青蕉選擇較少蕉農投入的自然農法。不同於慣行農法能夠透過施藥、除草來確保產量品質,自然農法在耕作上講求與土地、自然對話,不用除草劑、不施化學肥料,盡可能減少變因控制,以整體生態系平衡為首要考量,要讓作物自然生長。

沒有任何務農經驗的台青蕉,遇上栽種過程變數大的自然農法,一開始著實遇到不少挑戰。但幸好,旗山最不缺的就是擁有滿腹香蕉經的專業蕉農。萬變不離其宗,老蕉農們種蕉的多年經驗,經過轉譯後依然讓這群蕉青十分受用。

老王舉例,種植香蕉時蕉農經常會使用氮磷鉀化學肥料。詢問後才知道,氮肥與鉀肥分別能夠刺激葉面與香蕉果實的生長。台青蕉只要擷取其中專業知識,再另外尋找有機質替代化學肥料,一樣能挪用在地農民寶貴經驗。


▲台青蕉研發香蕉蛋糕,成功翻轉產業,帶動新商機。

2012年種植香蕉至今,台青蕉已逐漸累積固定客群。因外型、氣味和口感都有別於一般香蕉,甚至有灣生(按:指日治時期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客人特地到店裡向他們購買香蕉乾,表明「台灣這種香蕉味道就是我要的」;也有客人回饋吃他們的香蕉乾「味道會勾舌頭」,成功建立起市場差異。 當客人對產品產生記憶點,香蕉就不再只是單純的商品,而是能產生翻轉,成為連結地方與遊客的情感樞紐。台青蕉還設立了「希望蕉園」,開放香蕉樹認養,定期拍照紀錄,讓認養民眾能一路參與、見證香蕉成長軌跡;也舉辦工作假期,提供社會大眾體驗香蕉農事,一起走進社區向土地學習。

另一方面,台青蕉也不停止尋找香蕉新出路。在旗山人對香蕉產業感到「無出路」時,台青蕉選擇逆勢而起,用香蕉蛋糕開闢另一片商機。旗山香蕉曾一度慘跌,最低點一公斤才賣6元,不到成本的1/2。「那時候大家都覺得香蕉已經走到絕路,旗山人自己都不吃香蕉,也對香蕉加工品嗤之以鼻。但大家覺得沒有希望的東西,我們反而覺得有價值。」老王說。

一開始沒有店家看好,台青蕉只能埋頭自己做。後來經媒體報導迅速竄紅,遊客紛紛到旗山指名要吃香蕉蛋糕,刮起香蕉蛋糕炫風,也催生了後續販賣各種香蕉加工品的旗山香蕉一條街,僵化的產業終於鬆動,產生翻轉可能。

雖然現在整個旗山都賣起香蕉蛋糕,台青蕉的優勢不再,但老王笑稱,只要能讓整體產業起來都是好事。這樣深信「大家一起好才是真正的好」的共益思維,也運用在對弱勢的關懷之上。

跟著天河基金會前進社福

2015年,受天河教育基金會邀約,台青蕉加入「美食加值計畫」,提供基金會購買香蕉及相關加工品,轉贈給兒少、老年、移工、新住民等有需要的社福單位。

肯定基金會做法,老王表示,天河持續以社會幫助社會的發心,推動了社會中的善循環,隨著這個循環滾動,就能催生更多好事發生。「因為有這樣的相關經驗,我們有時候也會自己製作一些蛋糕送到庇護所、孤兒院等單位。受贈者回饋時受到的感動,也驅使我們更有動力繼續向前進。」

香蕉產業有所起色,台青蕉的任務卻未結束,他們不只翻轉香蕉,更要翻轉地方。老王分享,雖然目前香蕉的確是旗山最大公約數,但也不能完全依賴香蕉,在用香蕉訴說旗山內涵的同時,也要挖掘其他在地特色,讓旗山在新的路線中延伸更多對話空間。


▲每年舉辦的搖旗吶喊音樂節,凝聚社區共識,也帶動地方觀光。圖為2020音樂節。

從2008年開始,台青蕉年年舉辦土地意識濃厚、充滿地方特色的「搖旗吶喊」音樂節;帶領遊客深入蕉城小旅行;也透過在地耆老訪談、影像交換等形式推動地方文史保存。今年初,他們集結27間旗山特色商家出版《小鎮專門店》一書,用古早職人風景串連起台灣人的集體記憶,讓旗山和社會更靠近。

「過去的記憶也可以變成一種創意,只要這個記憶與生活有所連結,就能從別人的故事,變成這塊土地上,我們一起發生的事。」音樂人、作家、農夫、文史紀錄者……,在地方深耕10多年,如今無論用哪一個稱謂,都很難精準指涉台青蕉。或許如同老王所說:「我的工作,由家鄉來定位。」撇開這些頭銜,這幾位逐漸邁入中年的台灣青年,其實不過就是群浪漫又認真的下港囡仔,為丟心中彼個金黃的所在,心甘情願訴說了10年青春故事。


▲台青蕉於今年初出版《小鎮專門店》,紀錄旗山職人的故事。

全文同步刊載於萬海慈善基金會刊《停泊棧》NO.99專題報導:台青蕉故鄉種下10年 為丟心中彼個金黃欸所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