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記事
友善好食
像小農一樣, 不斷向大自然學習

近來, 越來越多超市、量販店、網路商店開始販售可追溯履歷的安全農產品,消費者有更多機會接觸不同耕作方式的農產品,大家可能知道有機或友善土地的農產品價格較高,卻不一定瞭解價格是否合理,以及其與食品安全、農業發展,生態環境之間的關聯。

位於花蓮縣壽豐鄉的四季耕讀農園,以種植水稻、花生、玉米等五穀雜糧為主,農地大小約七、八公頃,而新北市的北大特區fun心農場,以及屏東縣長治鄉的心情有機農場,則以種植葉菜水果為主,農地大小約七、八分,皆屬典型的台灣小農。

他們的農產品都通過有機驗證,雖然在大型通路不易看到,但其對農業、對土地的用心,也累積了一批忠實顧客,建立起另一種消費模式,並讓更多人了解有機農業的多元價值。

七年前,四季耕讀農園的李慶豪、劉慧芸從台北到花蓮定居,因緣際會下接觸到秀明農法,以不用農藥、不施肥,且自家栽種的方式耕作。由於連有機肥都不使用,作物為了得到養分會向下扎根,因而能吸收到深層土壤中的微量元素,讓作物的營養和風味更加分

心情有機農場是賴家人近兩年在地耕耘的成果,家中女兒賴惠中從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生產系畢業後,曾在驗證公司工作,後來回家和退休父母一起從事有機耕作。他認為, 種植過程一旦使用農藥和化學肥料,即使收成的蔬果沒有檢驗出殘留量,也對空氣、土壤、水源產生影響。有機種植除了吃了安心,更能兼顧生態環境。

北大特區fun心農場的林珠來,早年跟著先生從事慣行農法的耕作,十幾年前開始接觸有機農法並試著栽種,直到品質和產量都達穩定後才開始販售。林大姐分享:當初一頭栽入有機農業,就是希望大家能夠用買得起的價格,吃到健康。市面上有些打著有機蔬菜招牌,卻開價驚人的產品,讓消費者看到就縮手,即使有著愛家人的心意,也只能默默地轉身尋找他們能夠負擔的食材。

在fun心農場,一般葉菜類的零售價是每包250克35元,紅鳳菜、皇宮菜等季節性蔬菜,非盛產期則會調到200克35元,都有三包100元的優惠。他們會到農夫市集擺攤, 也接受電話或網路訂購。林珠來認為,這樣的價格調整空間不大,因為有機栽種成本較高,但若是價格再高一些,消費者負更難負擔,也不利有機種植的推廣。

相較於慣行農法,有機農法的損耗率高, 除了蟲害影響產量,近來氣候異常,不定時就遇上連日大雨,也增加了種植的難度。慣行農法在大雨前後可使用抗菌藥物防治葉菜根部受損,雨後作物大約能保留七、八成,但有機農法因為用藥限制,只能保留二、三成。

林珠來說,如果遇到大雨、颱風等災害, 導致產量不足,他們大多自行吸收虧損,生產過剩時,則會分送給弱勢族群,以此來維持穩定的價格。但是慣行農法原本的售價已經很低,遇到颱風若不提高價格一定賠本,生產過剩、價格崩盤時也要煩惱,因為採收的人工費用太高,農民寧願將作物絞掉做成肥料。

賴惠中分享,因為有機種植比慣行農法的產量少了一半以上,所以他們選擇自己銷售,以維持收益,也為了因應一般家庭的需求,同時種植了各式各樣的作物,蔥、香菜、秋葵、玉米、絲瓜、茄子、草莓、番茄等蔬果都有,造就了豐富多樣的農園風貌。從一個農業門外漢開始,學習如何播種、收成、加工⋯⋯廖慶豪原本以為三年時間可以熟悉農事,但一年後就覺得可能需要五年,現在則認為和大自然相處是一輩子的事。他說自己隨時隨地都在面對問題、設法解決,但渡過了就能留下智慧。

一般消費者雖然不用兢兢業業地面對天候變化、市場需求對農業的影響,但若能抱持著不斷向大自然學習的小農精神,在花錢買健康的想法外,多認識吃下去的食物、多關注農業生態,知道我們的選擇攸關未來環境,就能更堅持和長期地支持有理念的小農、有良心的商家,讓生活朝向友善健康的方向前進。


全文同步刊載於萬海慈善基金會刊《停泊棧》NO.54「為公論壇」專欄:像小農一樣,不斷向大自然學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