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記事
生命關懷
給視障朋友 「聲聲不息」的愛 有聲書學會開啟視障者新視界
文 / 曾毓翎 圖 / 天河基金會、臺灣數位有聲書推展學會

你記得上回是在人群中與視障者擦肩而過,抑或在樓梯間聽見白手杖敲擊的回聲?遇見視障朋友,是否很想幫忙卻不知所措?為讓大眾更了解視障者外出不易,臺灣數位有聲書推展學會(以下簡稱「有聲書學會」)今年舉辦兩場「非視覺文化體驗活動」,由志工以一對一人導的方式,帶領視障者進行文化巡禮,不僅讓視障者在冒險裡稍作休息,也給予「青力親為.千萬祝福」服務學習獎勵計畫(以下簡稱「青力計畫」)的志工協助視障者的機會。

有聲書學會是今年加入「青力計畫」的合作單位,除了舉辦活動讓視障者與社會建立連結,也致力運用科技讓視障者獲得有品質的生活,拾回重返原職場、生活的可能及信心。


學會目前製作的有聲書約九千本,不亞於一個小型圖書館。

以科技服務視障者的NPO

有聲書學會表示,超過八成視障者為中途失明,若能習得科技輔具,視障者就有機會回到原職場。因此,有聲書學會提供資訊課程,並與勞動力重建運用處合作開辦職訓班,包含:數位資訊無障礙系統(DAISY)、螢幕報讀軟體(NVDA)技術。前者為有聲書目前的國際製作標準,將圖片、文字與音訊整合,由多媒體方式呈現;後者則可瀏覽網頁內容,以聽覺或觸覺的形式傳達資訊給視障者,二者融合知識與就職,帶給視障者未來新想像。

曾任有聲書學會理事長的王建立分享,職訓班設立初期有位先天失明的朱先生,國小未畢業且遭家人放棄,缺乏知識基礎,能力未達入班門檻,但為滿足開班人數條件,學會仍讓他入班。開課期間,王建立發現朱先生跟不上其他學員,特別進行個別指導,予以多次課程與訓練,如今,朱先生不僅操作筆電流暢,偶爾還會提出科技輔具的修改建議。此外,朱先生從四年前開始省吃儉用,累積銅板捐助學會錄製有聲書;在生活需靠政府補助才得以維持的情況下,還願意回饋,王建立回想朱先生的蛻變有感而發說:「從什麼都不會到可以做一些貢獻,我很是感動。」


錢旻宏秘書長示範螢幕報讀軟體(NVDA)操作方法。

從受助到互助

提及視障現況,有聲書學會秘書長錢旻宏感嘆,儘管視障者相較十幾年前已幸福許多,但在視障友善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以有聲書學會關注的科技領域為例,對於超商ATM機臺的使用,銀行擔心視障者誤觸造成財物損失,大部分需由店員協助,但在卡片交由他人的當下,可能就讓視障者陷入盜領等潛在危機;出自善意的貼心,反而是風險的溫床。另外,有些網站未依網路無障礙規範設計,使視障者不能以科技輔具進行閱讀,造成資訊不對等;資訊取得受到阻礙,便間接影響就學,就學條件不佳也將導致未來就業困難。

「我們真正要爭取的是自由跟選擇,我們受到的打擊或傷病,其實就是眼睛看不見,但其他東西並沒有壞掉。」有聲書學會副理事長廖國雄強調,視障者應與明眼人站在同樣的立足點,擁有選擇的權利而非被迫接受,才能落實平權。空間規劃的更新也是平權的一部分,像某些導盲磚將視障者誤導至電線杆,既不便也不安全,這時人導就顯得重要。今年的文化導覽活動讓青力志工深刻體會環境對視障者的不利,也藉此學會引導視障朋友的方法。

錢旻宏笑說,志工起初不熟悉引導他人,比視障者還緊張。尤其遇到台階,說有六階,結果其實是五階,跟視障者道歉,視障者還安慰他。此外,志工還需替視障者口述影像,說明當前的景象並轉述歷史的痕跡。有些志工更會主動在介紹時拉著視障者的手去觸碰建築、古物。青力志工回饋,陪伴視障者漫步台北,彼此交流不同的所見所聞,彷彿自己就像他們的朋友,更明白往後要如何幫助日常遇見的視障者。

無論是學會服務或志工活動,王建立呼籲大眾:「對我們來講,幫助別人是舉手之勞,一棒接一棒,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

全文同步刊載於萬海慈善基金會刊《停泊棧》NO.128「俯仰天河」專欄:給視障朋友 「聲聲不息」的愛  有聲書學會開啟視障者新視界

TOP